听着挺萌的科学效应
一篇科学论文的含“萌”量取决于作者如何把这16个萌音(没有“效应”一词)尽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安插在内容里。
注释:
YORP效应: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 effect或缩写为YORP效应,是亚尔科夫斯基效应的二阶变化,它能够改变天体的自转速率 (像是小行星)。这个项目是大卫·鲁宾侃博士在2000年新创的。
反安慰剂效应(英语:Nocebo effect,意为“我将伤害”)指出一些信念或预期等心理效果,可能会导致疾病产生,或影响治疗的效果。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反安慰剂则相反,即使病人没有病,或已接受有效治疗,但因对疾病或疗效负面的预期,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疾病。
大臭鼠效应:是指只有少数来源的不实宣称因为一传再传而被当成事实,并可能演变成谣言和都市传说。
斯特鲁普效应:这个效应展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已是一个自动化的历程。当有一个新的刺激出现时,如果它的特征和原先的刺激相似或符合一致,便会加速人们的认知;反之,若新的刺激特征与原先的刺激不相同,则会干扰人们的认知,使人们的所需的反应时间变长。
泡克耳斯效应:是指光介质在恒定或交变电场下产生光的双折射效应,这是一种线性电-光效应,其折射率的变化和所加电场的大小成正比。德国物理学家弗里德里斯·泡克耳斯于1893年研究发现的。但这种效应只存在缺少反演对称性的晶体中,例如铌酸锂(LiNbO3),钽酸锂(LiTaO3),硼酸钡(BBO),和砷化镓(GaAs)等,或存在其它非中心对称的介质,例如在电场极化高分子和玻璃中出现。电场极化高分子中含有特别设计的有机分子,它们具有比高非线性晶体高10倍的非线系数。
麦片效应:是指微小物体,或者气泡在液相上总是聚在一起或者靠壁的现象。这种现象分为两类。第一种是类似麦片这种亲水,由于密度低于液体的密度靠浮力浮在液体表面的物体。由于物体的亲水性,液相会更倾向于浸润这个物体,这就导致该物体的三相接触线附近的液面是往上凸的。第二种是物体疏水,密度大于液相,靠表面张力漂浮于液面上。由于物体的疏水性,液体总是有被物体排开的趋势,导致物体三相接触线附近的液面呈现向下凹的趋势。
热巧克力效应:声音在盛有一定液体的杯内传播;液体内有气泡和无气泡时的速度(频率),人耳就能听出不同的效应,称为热巧克力效应。这是一种波动力学效应;由法朗克·克劳福特首次纪载于1982年;他当时在一杯热液体中,倒入可溶巧克力粉;一面搅动而振动杯子发声;他听到,巧克力溶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和没气泡时的声音不同;故把这种效应称为巧克力效应。此后,经继续研究;凡在液体内加入可溶物质,溶解有大量气泡出现,声音在有气泡和无气泡液体内传播速度都不同。
珀奇效应:二十世纪初,心理学家雀芙斯・珀奇(Cheves Perky)曾进行一连串实验,以了解我们对于影像的视觉,如何影响我们对于真实物体的感知。她请受试者想像某个物体,例如香蕉,然后再将其脑中的影像投射到一面空白的墙上。在受试者不知道的情况下,她把要求他们想像的同一个物体,以非常微弱的幻灯片投影到这面墙上。没有参与实验的人一走进房间,都能看到幻灯片上的物体,但她的受试者却表示没有看见投影的影像。其实受试者是将被投影物体的图像,融入了自己对该物体的想像之中,而模煳了自己「实际所见」与「脑中所想」两者间的界线。这就是后来所称的「珀奇效应」(the Perky effect),即我们先前在脑中所建立的某物体影像,会左右我们对于新资讯的感知及吸收。
波巴/奇奇效应:Bouba/Kiki效应是一种语言学现象,涉及到语言和其他感觉之间的联系。当被问及何为bouba,何为kiki时,有90%以上的受试者会认为较圆滑的形状是bouba,而有尖角的形状是kiki。当使用已知的名字与图片配对时,这个效应也会出现。这意味着即使受测者对语言刺激有一定的熟悉,这个现象也不会消失。一项研究显示人们会将“Molly”之类的名字与圆滑的形状配对,将“Kate”之类的名字与尖角的形状配对。另外人们也会将不同的人格特质与两组名字联系起来(比如将随和的性格联系到更为“圆滑”的名字,将果决的性格联系到更为“尖锐”的名字)。这暗示了一些抽象概念可能对这个效应的影响。
皮肤兔子效应:一种现象,当快速连续敲击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切换到另一个部位时,受试者会在两个部位之间的位置感觉到敲击。 例如,如果快速敲击手腕,然后切换到肘部,受试者会主观地感觉到他们在手腕和肘部之间的渐进式间隔被敲击,而实际上他们并没有。
小公司效应:是指小盘股比大盘股的收益率高。 Banz(1981)发现股票 市值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减少的趋势。 同一年,Reimganum(1981)也发现了公司规模最小的普通股票的平均收益率要比根据CAPM模型预测的理论收益率高,且小公司效应大部分集中在1月份。
利特尔-帕克斯效应(Little–Parks effect),或利特尔-帕克斯实验,是由威廉·A·利特尔和罗兰·D·帕克斯于1962年完成的一个超导实验。在实验中,超导空心薄壳圆柱体被置于不同强度的磁场中。利特尔和帕克斯观测到空心圆柱体的电阻随磁场强度变化而振荡。利特尔-帕克斯实验说明了BCS理论中库柏对假设的重要性,而且验证了类磁通(fluxoid)的量子化。
福克斯博士效应:是在教师的表现力、内容覆盖面、学生评价和学生成绩之间观察到的一种相关性。最初的实验是1970年在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进行的,两名演讲者在一个由医学博士和博士(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组成的教室里就一个不相关的话题进行演讲。这个主题是 "应用于医生教育的数学博弈论",选择这个主题是为了消除被讲课的学生对实际主题有所了解的可能性。学生们被分成两个独立的教室;一个教室由真正的科学家讲课,另一个教室由演员迈克尔-福克斯讲课,他的身份是 "Myron L. Fox博士",他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毕业生。在研究的前半部分,演员被要求用更加单调和缺乏表现力的声音讲授他的材料。然后将这个讲座与科学家的对照讲座进行比较。讲座结束后,学生们接受了关于他们所学信息的测试。参加科学家讲座的学生学到了更多关于材料的知识,并在考试中表现更好。然而,当演员和科学家都以一种引人入胜、富有表现力和热情的方式介绍他们的材料时,学生对福克斯博士的评价与真正的教授一样积极。这种在内容覆盖率和表现力强的条件下产生的评分之间缺乏相关性的现象被称为 "福克斯博士效应"。
奇特效应:任何外形突出的鱼群成员都会成为捕食者的优先目标。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鱼儿喜欢和与自己相似的个体结成群。因此,奇特效应倾向于使鱼群同质化。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将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是一种混沌的现象。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爆米花效应(Popcorm Effect)特指因封装产生裂纹而导致芯片报废的现象,这种现象发生时,常伴有爆米花般的声响,故而得名。